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

Redmine 效能改進

在公司的虛擬機上安裝的Bitnami Redmine stack一直在新增與更新issue時會有等待很長時間的問題。在搜尋了一下,研究了一下。有以下兩種解法,此兩種可同時搭配:

  • Phusion Passenger module的問題
  • email send的問題
    •  此問題是因為Redmine預設使用同步的email發送機制,所以當連線mail server需要時間較久或連不上時,就會導致整個回應變慢。解決方法就是在configuration.yml裡將原本的:smtp改為async_smtp即可。可參考:Asynchronous Email Delivery

以上作法在修改後都必須重新啟動Redmine

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

在Linux上啟用Tomcat JMX Remote之二三事

對於Tomcat要啟動JMX Remote的功能,只要遵照官網說明,在catalina.sh or catalina.bat設定系統參數就可以。
不過,在Linux上在啟用就麻煩多了。首先,在linux上可能無法正確的bind到正確的ip,所以如果發現設定後無法連上JMX MBean,就在catalina.sh中,多加一個系統參數
-Djava.rmi.server.hostname=<正確的host ip>
此處的ip不可為localhost或是127.0.0.1
如果Linux是有開防火牆的話,就會更麻煩。因為JMX預設的情況是會使用一個固定的port作為registry用,另外會再使用一個隨機的port作為service通訊用。registry用的port,可以透過系統參數指定,但是service通訊用的卻不行,所以在此情況下,是無法開通防火牆的。所幸,Tomcat有提供一個元件可以來設定。到Tomcat下載頁面下載Tomcat JMX Remote jar,並放到lib資料夾中,然後修改conf/server.xml,加入以下內容
<Listener className="org.apache.catalina.mbeans.JmxRemoteLifecycleListener" rmiRegistryPortPlatform="10001" rmiServerPortPlatform="10002" />
,其中rmiRegistryPortPlatform就是指registry port, 而rmiServerPortPlatform就是指真正service通訊用的port

只要將這兩個port在防火牆中開通,就可以從外部來監控Tomcat了。

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

改變Ubuntu中使用者家目錄下的預設資料夾名稱

忘記從哪一版的Ubuntu開始,只要選擇安裝繁體中文版的Ubuntu,則使用者的家目錄(/home/[user id])裡的預設資料夾,如「影片」「圖片」等,都會以中文名稱建立...從GUI介面來操作可能還不是大問題,但是如果是從console操作,就變得很麻煩了....

之前版本的Ubuntu還可以透過更改語系(繁體中文<->英文)的方式,觸發一個GUI程式,詢問是否改變這些預設資料夾的名稱。只要先切換到英文語系,就會詢問是否改成英文名稱,此時選擇「是」;然後再切換回繁體中文語系,一樣會再次詢問,此時只要選擇「保留舊名稱」,就可以在繁體中文環境裡有英文的預設資料夾名稱了

但是這招在Ubuntu卻不管用了...還好透過Google search,找到解決方法,而且感覺也蠻簡單的。步驟如下:

  1. 打開console視窗,先使用以下指令確認目前語系:echo $LANG
  2. 然後輸入export LANG=en_US,將語系變更為「英文」
  3. 接著輸入xdg-user-dirs-gtk-update,此時就會出現前述所提到的GUI的資料夾更名程式,然後選擇「更名」,就可以將預設資料夾改為英文
  4. 完成更名後,在console視窗中輸入export LANG=[步驟1記下的語系設定],然後再做一次步驟3,此時要選擇「保留舊名稱」,這樣就大功告成了!

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

Mac OSX Mountain Lion 使用心得與小抱怨

上個月升級到mountain lion,感覺是還不錯。不過似乎偶爾還是會有怪怪的情況。最讓我不滿的是發生過兩次莫名其妙的畫面錯亂,以及一次的整個系統無反應,最後這兩種情況都只能透過強制硬體重開機來回復。

另外,一點讓我覺得很討厭的,是在部分軟體升級版本之後,在Finder右鍵選單中的「打開檔案的應用程式」,會出現重複的項目。一直覺得很困擾,但是終於找到解法了。
方法就是在「終端機」裡執行以下命令:

/System/Library/Frameworks/CoreServices.framework/Versions/A/Frameworks/LaunchServices.framework/Versions/A/Support/lsregister -kill -r -domain local -domain system -domain user

然後重啟Finder即可

不過對這次Mountain Lion其實還是有點失望,不是對功能失望,而是對穩定性方面感覺沒有之前Lion來的好。希望Apple再加油了!

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

JMX & Spring

用Spring要產生一個MBean並且註冊到MBeanServer是蠻容易的。基本上,幾乎只要使用XML設定就可以了。作法如下:
  1. 確定有使用context的XML schema。在XML設定檔中加入
    <context:mbean-server id="mbeanServer">
    , 其中id是用來表示該mbean server。這個xml tag是Spring 2.5以後多的,可以簡化設定。當然也可以用傳統的spring bean的定義方式:
    <bean id="mbeanServer" 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jmx.support.MBeanServerFactoryBean"/>
  2. 加入RMI registry的宣告,一般來說使用JMX的remoting,在沒特別處理的情況,都是以RMI protocol來做通訊:
    <bean id="rmiRegistry" 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remoting.rmi.RmiRegistryFactoryBean"><property name="port" value="1099"/></bean>
  3. 宣告MBean的connector server,這是用來讓外部可以連線到MBeanServer:
    <bean id="serverConnector" 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jmx.support.ConnectorServerFactoryBean">
    <property name="threaded" value="true"/>
    <property name="objectName" value="connector:name=rmi"/>
    <property name="serviceUrl" value="service:jmx:rmi://localhost/jndi/rmi://localhost:1099/jmxrmi"/>
    </bean>
    ,其中,service url的定義跟JMX的定義跟格式是一樣的。
  4. 最後就是宣告MBeanExporter,然後指定要export的bean跟ObjectName:
    <bean id="mbeanExporter" 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jmx.export.MBeanExporter" lazy-init="false">
    <property name="server" ref="mbeanServer"/>
    <property name="registrationBehaviorName" value="REGISTRATION_REPLACE_EXISTING"/>
    <property name="beans">
    <map>
    <entry key="heero:name=msService" value-ref="mobileSuitService"/>
    </map>
    </property>
    </bean>
而連線的方式,可以用一般標準的JMX client連線方式,或是使用Spring的方式。Spring的方式就是透過MBeanProxyFactoryBean來產生MBean的proxy。
最後,有幾點注意:
  1. mbean server的宣告,如果不是使用<context:mbean-server/>,則如果再產生mbean server發現已經有同id的server存在時,還是會繼續產生。所以可能會造成混淆。所以必須額外加上
    <property name="locateExistingServerIfPossible" value="true"/>
  2. 在實際上使用發現,如果有使用Hibernate跟Spring JMX support,則用傳統bean定義的方式產生mbean server,會一直警告該server已經存在。
  3. 經測試發現,當mbean server啟動時,立刻去連線會失敗,但是若是等待幾秒則OK
  4. 根據Spring文件,MBeanExporter是不可以lazy initialization的。所以必須設定為lazy-init="false"
這是最簡單容易的作法之一,在幾乎不改code的情況下就可以產生JMX的支援。當然Spring也有其他的作法,像是使用annotation。詳情就參考Spring文件。

Property file & Spring

Spring設定除了透過annotation跟xml之外,也可以透過property file來讀取。SpringFramework有提供這樣的機制。
首先,定義設定檔內容,例如:
(jmx.properties)
jmx.host=localhost
jmx.port=1099

然後在spring的xml設定檔內,先加入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的定義:
<bean id="propertyConfigurer" class="org.springframework.beans.factory.config.PropertyPlaceholderConfigurer">
<property name="location" value="classpath:jmx.properties"/>
</bean>
其中,location是指要讀取的設定檔檔名與位置。範例中的寫法是指在classpath內找尋jmx.properties。
然後在需要使用的spring xml設定檔中,使用${property name}的方式即可。例如:
<bean id="example" class="...">
<property name="host" value="${jmx.host}"/>
<property name="port" value="${jmx.port}"/>
</bean>

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

Objective-C的類別初始化

在Java中,要對class variable作初始化,可以透過static method或是static block;而在Objective-C則是必須透過initialize

在Objective-C中,物件的預設建構式為init,是用來對類別的單一物件作初始化。而除了這個method,其實還有另一個預設的初始化method,叫做"initialize"。這是一個static method,所以是針對class variable來做初始化的。

但是有幾點跟Java比較不同的:
  • Java的類別初始化,若是透過static method,則必須做明確的呼叫;但是Objective-C的initialize,則是會在該類別第一次載入時被自動呼叫(跟Java的static block較類似)。
  • Java的static block僅會被執行一次;Objective-C的initialize則是在父類別與子類別被載入時,會分別個執行一次。(若是實際上只有子類別被使用,則實際的載入動作會先載入父類別並執行initialize,然後再載入子類別與執行initialize
因此,在使用initialize應該特別注意是否會被子類別進行重複呼叫。解決方法是在initialize執行時,檢查當時的類別是否為父類別或是特定類別,範例程式如下:
+ (void)initialize {
if(self == [XXXX class]) {
// initialize class variables here
}
}
其中,XXXX指的是父類別名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