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同事就大力推薦,讓我口水流不停~週五晚上,跟室友研究了一下路線之後,找了最苦命的男人「丸仔」一起去(因為一時也找不到其他人....只有這傢伙剛好放假回家會經過台中...)。晚上8點才出發過去,但是由於之前研究的路線都是以機車為主,卻忘了丸仔現在是有車一族,所以還是照著機車路線前進,但是...還真是有夠遠...開到都覺得是不是迷路了.........還好還是到了豐原...但是還是搞不清楚在哪,所以最後還是靠我的室友老簡的幫忙~感謝你,老簡!
到的時候,有點飄雨,不過還是沒澆熄我們的興趣~同事大力推薦的「清水排骨麵」「詹加泡泡冰」當然絕對是不能錯過的,所以當然開場就是清水排骨麵,而Happy ending就是泡泡冰啦。基本上,第一次碰到吃麵還得拿號碼牌的,果然夠屌~還好我們才等兩號,就可以入座。嗯~味道果然不錯,排骨煮的還蠻軟爛的,味道也很夠味,湯頭也蠻不錯,份量算是還好,不算很大碗,但是也夠吃了;如果說缺點的話,就是湯有一點點油,還有...座位太小XD。
吃完之後怎麼可能就這樣準備ending,所以靠著老簡的推薦,我們又試了傳說中的蚵仔煎老店,一人叫一份,結果來的時候...我們後悔了...這...份量還真大啊!滿盤耶!...老闆...我才剛剛吃完排骨麵...這...要吃完它,有點難。基本上,份量當然是不用說,料的部份,空心菜跟蔥很多,蚵仔也不少,只是好像不是每個都很大顆。味道蠻不錯的,但是我真的蠻飽的,而且我得留點空間給泡泡冰啊...所以剩下了大概1/4吧...抱歉了,老闆~不過還真的像新聞講的,一份變成60!(排骨麵是80)
之後,又買了路口的菱角酥,那真的也蠻不錯吃的!外表香酥,內在軟甜,算是相當不錯的零嘴,不過有點小貴,我們買了一點來吃,爭取最後時間XD。
最後,終於到了最後的關頭,來到詹家泡泡冰,點了人氣最高的「雞蛋牛奶冰」。原來這就是泡泡冰,口感還蠻綿密的,雖然不像是冰淇淋那樣,但是也蠻接近了,而且相當的香,甜味也還ok(化成水的時候就覺得有點太甜)。不過缺點是就份量跟價錢來看是稍貴,但是考慮口感、口味,是還蠻值得的。嗯~果然是Happy ending~
整晚的收穫還算不錯,吃得相當的滿足~但是最大的缺點,當天晚上一直處於下小雨的狀態....還有對那邊不熟,不知道去哪逛...看來下次還是得靠老簡帶路了。
另外,大力感謝Anne大大的強力友情推薦!
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
從來沒有過的端午Wii Patry
今年端午剛好碰到是禮拜天,沒補假,讓人感到非常的悶...天氣也是讓人感到非常的悶...原本週六上午很累的被宅配大哥挖起來收我新買的鋼普拉,所以在中午過後想要很悠閒地把堆積如山的鋼普拉做一做...沒想到...才正準備開始前,原本背叛我的帥氣人學弟居然來電,找我去他的狗窩一起party。這可真的讓我為難了,經過漫長的思考(大概30秒左右),我還是去了..........
這真是一場非常小的party...只有我、帥氣人學弟以及許久不見的money大大(其實也不是很熟),大家一起玩了「超級猴子球」「馬力歐派對8」,第一次見識「馬力歐派對8」,真沒想到這game這樣可怕,有著讓大家翻臉的能耐。基本上我只能說...帥氣人...難道你不知道一直贏學長跟學姐,會讓人不爽嗎?尤其money大大臉都已經臭掉了XD,難怪你會一直喊沒錢,因為你一直得罪「money」啊~而Money大大,您的運氣也真的是有夠背的,我看要找到比妳背的也不容易了~哈哈~
就這樣,在我前往廟東夜市之前,我們在廝殺聲與漫罵聲中,度過一個有趣的下午。帥氣人、money大大,感謝你們!
這真是一場非常小的party...只有我、帥氣人學弟以及許久不見的money大大(其實也不是很熟),大家一起玩了「超級猴子球」「馬力歐派對8」,第一次見識「馬力歐派對8」,真沒想到這game這樣可怕,有著讓大家翻臉的能耐。基本上我只能說...帥氣人...難道你不知道一直贏學長跟學姐,會讓人不爽嗎?尤其money大大臉都已經臭掉了XD,難怪你會一直喊沒錢,因為你一直得罪「money」啊~而Money大大,您的運氣也真的是有夠背的,我看要找到比妳背的也不容易了~哈哈~
就這樣,在我前往廟東夜市之前,我們在廝殺聲與漫罵聲中,度過一個有趣的下午。帥氣人、money大大,感謝你們!
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
字型設定 for Ubuntu 8.04
Ubuntu 8.04 LTS終於在4/24正式release了。但是之前在RC版裡碰到的字型問題還是一樣,所以我就展開的許多次的實驗,看到眼睛都快脫窗了...
在8.04的/etc/fonts/conf.d中的字型設定跟之前的有許多的不同,除了很多人有提到的原本的/etc/fonts/language-selector.conf已經不存在,而被拆散成多份設定放到/etc/fonts/conf.d中(29-language-selector-zh.conf, 69-language-selector-zh-tw.conf, 99-language-selector-zh.conf)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改變是多了幾個10開頭的設定檔(10-antialias.conf, 10-hinting.conf, 10-hinting-medium.conf, 10-no-sub-pixel.conf),當然可能其他設定檔也有改變,但是我就沒有一一對照了。因此,如果只用之前的字型設定方式,你會看到令人吐血的結果...(至少我的情況是那樣)。在多次測試之後,終於找出一個可以調回與之前7.10差不多的效果,作法其實很簡單,就是把conf.d中的字型設定還原到跟7.10差不多。所以作法大概如下:
來做字型別名的設定的話,那在8.04中,那個寫法可能會得不到所要的結果,所以必須用其他寫法,寫法可以參考69-language-selector-zh-tw.conf中的寫法
在8.04的/etc/fonts/conf.d中的字型設定跟之前的有許多的不同,除了很多人有提到的原本的/etc/fonts/language-selector.conf已經不存在,而被拆散成多份設定放到/etc/fonts/conf.d中(29-language-selector-zh.conf, 69-language-selector-zh-tw.conf, 99-language-selector-zh.conf)另外一個比較大的改變是多了幾個10開頭的設定檔(10-antialias.conf, 10-hinting.conf, 10-hinting-medium.conf, 10-no-sub-pixel.conf),當然可能其他設定檔也有改變,但是我就沒有一一對照了。因此,如果只用之前的字型設定方式,你會看到令人吐血的結果...(至少我的情況是那樣)。在多次測試之後,終於找出一個可以調回與之前7.10差不多的效果,作法其實很簡單,就是把conf.d中的字型設定還原到跟7.10差不多。所以作法大概如下:
- 刪除那些10開頭的設定檔,可以放心刪除,因為他們只是連結,真正的檔案內容放在/etc/fonts/conf.avail。
sudo rm /etc/fonts/conf.d/10-*
- 刪除上述提到那三個language-selector.conf:
sudo rm 29-language-selector-zh.conf
sudo rm 69-language-selector-zh-tw.conf
sudo rm 99-language-selector-zh.conf - 把自己的字型設定檔連結到/etc/fonts/conf.d, 假設字型設定檔為/home/xxxx/.fonts/myfonts.conf:
sudo ln -s /home/xxxx/.fonts/myfonts.conf 99-myfonts.conf
,注意:開頭要為99,這跟以前的講法不一樣,以前是要越小越好,但是測試結果用小數字反而無效 - 重啟X-window就可以看到成果
2008年4月22日 星期二
Ubuntu 8.04 LTS RC使用小心得
上週末終於發表了8.04 RC版了,看了一些人的使用心得,讓我也忍不住的想嘗試一番。所以鼓起了勇氣,升級上去了。基本上,升級的過程沒有什麼問題,算是很平順,除了某些軟體會詢問是否保留原有的設定。而升級之後,老實說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感覺,執行速度上感覺也跟7.10差不多(看來新的kernel 2.6.24並沒有太多效能上的改進)。不過在Gnome的軟體上到是有比較多的不同,不過感覺主要還是在介面與操作感的差異。不過仍有幾項問題讓我感到有些困擾:
- 字型設定與7.10的差異頗大:原本使用於7.10的設定,套用到8.04時,呈現的卻得不到原本的效果,試了很久,但是到目前還是找不到比較合適的設定
- 怪異的dbus-daemon問題:原本沒有發現,是在測試字型設定時發現的,就是每當我重啟xwindow時,原本的dbus-daemon process並不會消失,而是會在重新產生一個,所以重啟越多次,就會積存越多,而一些與dbus-daemon相關的process也會被留置在memory中。目前只能手動去刪除(還不能刪錯)。目前是透過gnome-system-monitor發現這問題的,所以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這問題,還是只是gnome-system-monitor的顯示問題,還需進一步確認
- gnome-system-monitor的調整優先權功能似乎無法正常作用
- pulseaudio原本無法啟動;後來發現是自己的Home目錄下的.pulse跟.pulse-cookies的owner變成root,所以導致無法啟用,目前可以順利啟動了
- AWN跟Compiz-fusion運作有問題,但是後來刪除原本版本,再重新安裝最新版本就OK了
- 原本應用Gnome 2.20的icon theme,在Gnome 2.22上使用會有些些小問題,某些圖示的對應會跟之前不一樣。(看來2.20跟2.22在這方面也是有些修改吧)
2008年3月12日 星期三
Solution for Ubuntu laptop-mode harddisk bug
根據High frequency of load/unload cycles on some hard disks may shorten lifetime此bug的說明,當notebook使用電池模式的時候,可能會造成硬碟壽命的耗損。這的確非常的嚇人...所幸目前已經有一些解決方案,以下是處理的步驟:
- 確認是否有安裝laptop-mode-tools,如果沒有,請用synaptic或是apt-get安裝
- 修改/etc/default/acpi-support的以下內容:
ENABLE_LAPTOP_MODE=true
- 修改/etc/laptop-mode/laptop-mode.conf :
CONTROL_HD_POWERMGMT=1
,以下的修改只是減少laptop-mode下的耗電:
LM_AC_HD_POWERMGMT=254
NOLM_AC_HD_POWERMGMT=254CONTROL_NOATIME=1
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
手動安裝JDK與Eclipse
雖然說Sun後來有推出for Ubuntu的Java相關套件(JDK, JRE, Glassfish, NetBeans),但是官方套件庫裡的套件更新似乎很慢。所以想要用最新的Java環境,還是自己手動安裝比較快。以下是我自己參考網路上各偏的作法而整理出來的手動安裝步驟,我個人預設的Java環境的安裝路徑都是在/opt下,此範例使用的是jdk-6u10-ea-bin-b12-linux-i586-19_feb_2008:
優點:可以安裝最新版本的jdk與eclipse
缺點:無法透過系統的套件管理程式來更新或是移除、重新安裝等的管理
- 安裝JDK
- 先去Sun網站抓取jdk檔案,Ubuntu的話抓取bin檔,不要抓取RPM檔。抓完之後,將賦予檔案「執行」的權限。然後在Console視窗下執行,就可以解出jdk的資料夾(jdk1.6.0_10)。
- 在Console視窗下用chown將jdk資料夾的擁有者與群組更改為root:
sudo chown -R root:root jdk1.6.0_10
,然後將jdk資料夾搬移到/opt下:sudo mv jdk1.6.0_10 /opt
- 在/opt下建立一個符號連結,讓它指向jdk資料夾,如此一來以後更新jdk時,只要讓符號連結指向新的jdk資料夾即可:
sudo ln -s /opt/jdk1.6.0_10 /opt/jdk6
- 修改/etc/environment檔案,設定JAVA_HOME環境變數:
JAVA_HOME=/opt/jdk6
,注意:此處的jdk路徑必定要指向剛剛建立的符號連結;然後修改/etc/profile,在檔案最後加上:export PATH=$JAVA_HOME/bin:$PATH
,這樣系統在尋找Java執行環境時,就可以我們手動安裝的為優先了 - 為了讓Swing/AWT的Java app可以正常顯示中文,我們必須到jdk資料夾(/opt/jdk6)中的jre/lib/fonts中作一些必要動作:
sudo mkdir fallback
,此處的第三步驟的字型可以選用自己想要的
cd fallback
sudo ln -s /usr/share/fonts/truetype/arphic/uming.ttf
sudo mkfontdir
sudo mkfontscale - 在Console視窗中輸入:
sudo ln -s /opt/jdk6/jre/plugin/i386/ns7/libjavaplugin_oji.so /usr/lib/firefox/plugins
;如果使用的是Swiftweasel而非firefox,則最後的目標資料夾改為/usr/lib/mozilla/plugins - (Optional)在Console視窗中輸入:
sudo gedit /usr/share/applications/java_control_panel.desktop
,並且編輯檔案內容為:[Desktop Entry]
然後將/opt/jdk6/jre/plugin/desktop/sun_java.png複製到/usr/share/icons下,然後就可以發現在「系統」->「偏好設定」中會出現「Java Control Panel」的選項
Encoding=UTF-8
Name=Java Control Panel
Comment=Java Control Panel
Exec=jcontrol
Icon=sun_java.png
Terminal=false
Type=Application
Categories=Application;Settings;Java;X-Red-Hat-Base;X-Ximian-Settings; - 完成以上設定之後,重新開機就可以正確的使用我們手動安裝的jdk了
- 安裝Eclipse
- 去Eclipse的官網抓目前最新版的eclipse壓縮檔
- 將eclipse壓縮檔解開,設定擁有者與群組為root,並且賦予適當的存取權限:
sudo chown -R root:root eclipse
,在此處我們給予eclipse資料夾(包含子資料夾)全部權限,如此才能在線上更新時進行寫入動作
sudo chmod -R 777 eclipse
sudo chmod +x `sudo find eclipse -type d` - 將設定好的eclipse資料夾搬移到/opt之下:
sudo mv eclipse /opt
- 在/usr/bin下建立一個名為eclipse的啟動shell script,並賦予正確的權限:
sudo gedit /usr/bin/eclipse
,而該shell script的內容為:
sudo chmod 755 /usr/bin/eclipse#!/bin/sh
#export MOZILLA_FIVE_HOME="/usr/lib/mozilla/"
export ECLIPSE_HOME="/opt/eclipse"
$ECLIPSE_HOME/eclipse $* - 建立一個GNOME的選單項目:
sudo gedit /usr/share/applications/eclipse.desktop
,而eclipse.desktop的內容為:[Desktop Entry]
Encoding=UTF-8
Name=Eclipse
Comment=Eclipse IDE
Exec=eclipse
Icon=/opt/eclipse/icon.xpm
Terminal=false
Type=Application
Categories=GNOME;Application;Development;
StartupNotify=true - 完成以上設定之後,就可以在「應用程式」->「軟體開發」中找到「Eclipse」的選項了
優點:可以安裝最新版本的jdk與eclipse
缺點:無法透過系統的套件管理程式來更新或是移除、重新安裝等的管理
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
在Ubuntu 7.10中使用內建的Texas的5合一讀卡機
我的NB為Acer Aspire 5562 WXMi,有內建一個Texas的5合一讀卡機。之前都一直以為7.10預設已經有安裝並驅動了,所以有一天很開心的插入SD卡時,發現毫無反應,當場一陣錯愕...
後來在一番Google之後,大概知道原因了:可能是7.10的kernel預設並沒有載入相關的driver module,所以只要去load driver module就可以,以下是設定步驟:
後來在一番Google之後,大概知道原因了:可能是7.10的kernel預設並沒有載入相關的driver module,所以只要去load driver module就可以,以下是設定步驟:
- 開啟console視窗並輸入
lspci |grep Texas
,若是有結果有出現Mass storage controller: Texas Instruments 5-in-1 Multimedia Card Reader (SD/MMC/MS/MS PRO/xD)就表示內建的讀卡機是Texas的,而且已經被識別出 - 編輯/etc/modules然後加入以下module字串,讓kernel在開機時可以順利的去載入driver module:
sdhci
mmc_core
mmc_block
tifm_sd
tifm_7xx1
tifm_core - 修改完畢之後進行Reboot,然後應該就可以正常work了
訂閱:
文章 (Atom)